父亲节

by: MuMu

“I know who I am.”

“really?”

“I’m your son, I love you, dad.”

直到阿宝对他鹅爸爸说上面这段话的时候我跟丛皓皓才顿悟原来今天是父亲节!!难怪周围突然冒出这么多带着孩子的男人-_-!!!给老爹电话说忙完回电却一直没有等来。。。

半夜失眠,爬起来翻穆斯林的葬礼,看韩子奇每次都只是对女儿讳莫如深的“说些并无实际内容的话,而这些空泛的语言却根本表达不了老父的一颗揉碎的心!”恩,父爱无言,常常觉得父母的苦心是年青的孩子很难体会得全的,只等老了回忆起来追悔当年的自己“太聪明”。。。

最后贴篇麻宁写的父亲,亲切动人,感同身受,聊以纪念,顺道儿希望自己明天可以晚些醒来。。。 zz(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0b8bd0100gwb7.html)

少年时,常觉得他过于苛刻。用一句网络流行的语言来说,就是“全世界的人们都给你青眼,唯独他给你白眼。”

从不鼓励,甚少肯定,最好的评价无非一句不置可否的“唔”。

报名参加市里的主持人大赛,还未出征他就先奉上打击:“你会什么呀!别去丢人现眼了!”

作文比赛获了全国性的大奖,一片祝贺声中他泼来冷水:“你写了点什么,人家就给你保送机会?”

就连在元宵灯会上猜谜屡猜屡中人人夸赞心思灵活时,他亦未能赞同:“有点小机灵,为何不用在读书上!”

于是这些年,我努力地读书,认真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完美主义地希望做好每一件事,为的只是得到这个男人的一句肯定——这事物太难得,于我也便太珍贵,值得我的孜孜以求。

突然有一天,他在都市报的评论版读到我写的时评,特地发短信给我说:“我儿此文甚好。”我竟比得到任何专家学者的首肯还雀跃。

而工作以后,他经常在短信里勉励我:“我儿颇为能干,但要注意身体。”“我儿辛苦了,勿忘劳逸结合。”——是的,他常唤我“我儿”,那不是出于重男轻女思想的称呼,而是因为这么多年,他从来都希望把我当男孩子那样塑造——他告诉我,要独立,自爱,坚强,正直,有责任感,有担当。而他本人,正是那样一个男人。

也是在工作以后的某一天,母亲才偷偷告诉我,你父亲不喜夸赞你,并非他觉得你不好,而是因为他怕你走得太顺,听得赞美太多,会迷失了自己。他说,他愿意永远做那个唱白脸的人。

听到这一席话的时候,我霎时间泪凝于睫——回头看,他的苦心不是没有道理。他给我树立了一根太高太高的标杆,一心想达标的我纵身一跃,虽然未能博他一笑,却已然符合这社会惯常的标准。

再回想一路走来的历程,他的爱细腻却无言。

每一次我和他站在商场里,当我面对两件都喜欢的衣服想要做出抉择时,他会说:“两件都包起来。”——某种程度上说,女儿要从小富养,这样在成年后她才不会为物质的诱惑所迷失灵魂。

研二那年的春节,我以为自己一定会嫁的人一封越洋邮件结束了我们的感情,他会说:“女儿啊,你的头发长了,我陪你去修修吧。”

本科和硕士的好友随我到家乡玩,他总是异常热情地招待,好友都对我说:“你爸爸真好,看得出来他真爱你。”

而明明爱一个人,却要板起面孔故作严肃地警醒于她,这样深沉的爱非父亲不能给。

我渐渐长大了,他开始对我依赖。

比如每一次休假回家的时候他都会拉着我不停地说话;

比如乐于向同事炫耀我买给他的东西;

比如喜欢把三口人的合影洗得大大的挂在客厅醒目的位置;

比如开始认真地收集整理有我文章的报纸和杂志;

……

而有一天,我发现他的眼神里出现了一丝失落,反复思量我才明白症结——我长大了,工作了,拿着比他高的薪水,再也不向他要东西了。虽然我买给他东西他会开心,可是他作为父亲的成就感无从寻觅了。

于是我悄悄地改变了策略,会故意在和他一起逛街的时候,央求他给我买2元一串的冰糖葫芦;会在新年快要到来的时候向他索要新款的手机,然后转身包一个厚厚的红包让母亲转赠他;会在买衣服的时候认真地听取他的意见……

如是再三,他的快乐又回来了。

今天是他的生日,我想告诉他:

爸,我长大了,可你依然不老。我爱你,也希望你能安之若素地享用这份爱。请给我最长的时间和最多的机会吧。